近年來,隨著健康中國建設的推進和食品安全最嚴謹的標準落實,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。
6月27日,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,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,加強對特殊重點人群的科普宣教。
學生飲食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,保障校園食品安全需要做好食育進課堂,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相關科普宣傳,提升師生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素養。
近日,深圳歡筷食育課堂走進南山區南海小學,為一年級的同學們講授均衡飲食、良好飲食習慣等小知識。
本次食育課堂以孩子們喜歡的“零食”為主題,通過圖片展示、趣味問答、小游戲等方式與孩子們進行互動,幫助他們更深刻地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,培養同學們健康的飲食觀念。
面對自己“擅長的領域”,孩子們紛紛踴躍舉手發言。大家一起用紅黃綠燈的方法為常見的零食進行分類,了解各類零食的特性,在老師的引導下,共同思考“如何健康地吃零食”。
一段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更是將現場的氛圍推向了高潮,同學們跟著節奏一邊拍打著手掌,一邊齊聲高喊“紅燈零食不要吃,黃燈零食適當吃,綠燈零食天天吃,身體健康更聰明”。
在課堂最后的總結環節,同學們紛紛表示“很喜歡這樣的課堂”,“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上食育課”。下課后大家緊緊地擁抱著食育小老師,依依不舍地與老師說再見。
在探索食育教育的過程中,歡筷不斷豐富形式、擴展內容,目前已建立起一套三位一體的食育教育開展模式。
1.以食育文化進校園為主的課堂形式;
圍繞食育目標開展課程設計,創設多種載體,將單一片面的飲食教育系統化、全面化,通過形式多樣、充滿趣味的學習項目,將食育滲透到學生們的日常生活。
2.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多元化食育教育實踐課堂;
線上以食育短視頻的形式在公眾平臺發布,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通過視頻學習食育小知識;線下以食育課堂的形式,通過科普教育、游戲互動、參觀中央廚房生產、DIY制作食物等形式幫助兒童了解食物的相關知識,從小勤于動手的習慣。
3.以體驗農耕文化為主的童樂一號拓展基地
截止目前,歡筷已在華南、華中地區舉辦了300余場食育教育實踐活動。
孩子是國家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。歡筷食育教育,守護校園營養健康,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!